一个礼拜6天都在拍戏,渐渐身体吃不消,《哈利波特》中“罗恩妈妈”茱莉华特斯(JulieWalters)确诊患上大肠癌,已经是三期,必须进行化学治疗。
光鲜靓丽的明星尚难逃癌魔,普通的我们又如何?30岁的杭州小伙小李,仰面躺在病床上,绝望地盯着天花板,“我的奶奶、父亲、姑姑均死于肠癌,没想到我竟比他们提早十年发病,一发现已经是中晚期,癌细胞早已转移到淋巴结.....”
工作996+“肉多菜少”的饮食,肠癌发病率可能赶超肺癌中国的大肠癌发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列在城市前五位的癌症榜单之中。
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抛开遗传因素,三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素)的饮食结构和久坐不动这两个坏习惯,正是刺激大肠癌发病率蹭蹭上升的关键,也是不断发生二三十岁年轻人中招肠癌的主要原因。
就拿小李来说,不仅工作忙,日常工作节奏是996,鲜有时间运动,而且饮食上是典型“肉食动物”,喜欢吃煎炸油腻的食品,夜宵是每天晚上的标配。有专家学者预测,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防癌措施,继续任其发展下去,那么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内地迟早会超过肺癌,继任新“癌王”宝座。
3种情况是癌前病变,40岁应该做人生的第一次肠镜大肠癌也叫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跟其他癌症不同,大肠癌是为数不多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其癌前病变往往是比较明确的,大部分的肠癌是从肠道的良性病变慢慢发展而来,这一过程至少需要10年,甚至二三十年。这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预防肠癌。
癌前病变1、腺瘤样息肉。肠息肉是肠腔黏膜隆起的肉粒,大部分是良性的,但其中一类是腺瘤,又称腺瘤样息肉。70%的肠癌源于腺瘤,腺瘤越大,癌变的几率越高。研究显示,腺瘤的直径超过2.5厘米,癌变风险增至12%。
癌前病变2、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主要症状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据统计,约有3%-5%的溃疡性结肠炎会发生肠癌。
癌前病变3、家族性息肉病(也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如果不治疗,100%在50岁前发射能改变。一旦癌变,往往是呈现多发性,多中心性的癌变。只要对上述癌前病变进行摘除,就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能够明显降低肠癌的死亡率。这些癌变病变,多半是通过定期检查发现的,肛门指检、大便潜血检查、肠镜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肠癌专家提醒,如果从来没有做过肠镜检查,那么到了40岁有必要做一次。对于40岁以上,合并有早期症状(血便、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呈条索状,腹痛、贫血等),建议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微信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