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凌晨2时40分,国文医院胸痛中心接诊了一位年轻的患者——23岁的小张(化名),这位本该处于人生黄金期的年轻人,此刻却因持续剧烈的胸痛蜷缩在担架上,监护仪显示其II、III、AVF导联ST段显著抬高,这例特殊的年轻病例,揭开了当代青年健康危机的一角。
与死神赛跑的120分钟
在胸痛中心启动的红色警报中,救治团队展现了教科书级的应急响应。接诊医生在患者到达3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心血管专科医师5分钟内完成远程会诊,导管室在接警8分钟后完成术前准备。可在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后术者惊呆了,三支血管内均有大量血栓形成,最终经反复的血栓抽吸后患者胸痛逐渐消失。
这场高效救治背后,是国文胸痛中心建立的高效救治机制:急诊人员迅速识别高危胸痛,同时实时传输数据,介入团队24小时待命制度,为年轻的心肌争取了宝贵时间。
青春之殇:年轻心梗的流行病学转向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下急性心梗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本案例中,患者BMI指数32,空腹血糖7.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每天吸烟量达2包,过量饮酒。这些数字勾勒出典型的"代谢综合征"画面:高热量饮食、持续熬夜、缺乏运动、心理高压构成的"死亡四重奏"。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术后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术前连续熬夜,不规律饮食,且饮食以外卖为主,发病当晚大量饮酒,这种"自毁式"工作模式在互联网行业已成常态。心理评估显示其焦虑量表评分达重度,却从未寻求专业帮助。值得深思的是,患者在发病前3个月已有间歇性心前区不适,但自恃年轻未就医,这种健康认知误区在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
这例23岁心梗患者的救治案例,是敲醒年轻人健康意识的警钟。当熬夜成为标配、外卖代替正餐、压力无处宣泄,年轻的生命正在支付不可承受的健康代价。国文胸痛中心的成功救治不应成为年轻人透支健康的"免罪金牌",而应转化为全社会反思健康观念的契机。在生命面前,没有侥幸可言——预防永远比抢救更有价值。规律作息,清淡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是降低心血管发病率重要因素!
微信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