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掌握一些常识,会有助于大家更好的防治冠心病。
胸闷、胸痛并非都是冠心病
胸闷、胸痛是冠心病典型症状之一,但仍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肺部疾病,肝胆疾病、胃肠疾病等。此外,紧张、压力和劳累等引起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也会引起胸闷、胸痛。初判冠心病,不仅要看症状是否相符,还要看是否具有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生活习惯等。而确诊冠心病,则需要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冠状动脉螺旋CT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
这样的疼痛要当心
心绞痛的胸痛: 多发生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向左侧肩部、左侧背部和左上肢放射,有些患者可能会有牙齿、颌下、咽喉部、左上肢等不适。 疼痛呈压迫感、憋闷感,仿佛一头大象压在你的胸口,持续时间在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消失。 心肌梗死的胸痛: 可发生在睡眠或休息时,持续20分种以上,休息和含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且合并出汗、烦躁、恶心等其他全身反应。 如发现胸痛程度加重,持续10分钟,硝酸甘油无效的,就提示可能是心梗,应及时就诊。
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需要手术
药物、介入支架和冠脉搭桥手术被形象的喻为冠心病治疗的“三驾马车”。但是,并非所有的冠心病人都需要接受支架或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各有优势和不足,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在严格选择各自适应症的基础上,帮助病人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冠脉架桥手术后并非万事大吉
无论是支架植入还是冠脉架桥手术,都只能解决已经出现的冠脉狭窄问题。随着病情的进展,以前没有出现或者出现较轻的部位仍有可能再次出现狭窄。而且,无论是支架植入后出现再狭窄的问题,还是架桥手术后出现的桥血管狭窄、堵塞的问题,也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冠脉支架植入或者冠脉架桥手术后并非万事大吉了。每一个手术后的病人都应该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工作,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等进行长期的治疗。
手术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很多病人认为,外科手术因为其创伤大、刀口长,有着很大的风险。 其实,无论是支架植入还是冠脉架桥手术,其治疗风险主要与病变血管范围、术前心功能状态、各脏器功能和再血管化程度有关系。 冠状动脉架桥术开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目前,无论是对一般的病人,还是对一些心功能差,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手术都有着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术后再狭窄可以做搭桥手术
冠心病经皮血管成形术后有一定的再狭窄率的。对这些术后出现再狭窄的病人,有些是需要进行冠脉架桥手术的。所以,患者一旦再次出现冠心病症状,应及早找医生就诊,以免出现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强心药、万勿乱用
冠心病经皮血管成形术后有一定的再狭窄率的。 对这些术后出现再狭窄的病人,有些是需要进行冠脉架桥手术的。 所以,患者一旦再次出现冠心病症状,应及早找医生就诊,以免出现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最好的治疗手段莫过于预防
虽然从治疗的角度上讲,药物、支架和冠脉搭桥等手段已经较为成熟和有效,但这些治疗手段也只是作为一种补救的措施。对于冠心病而言,最好的治疗手段莫过于预防。尤其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病人,早期的预防对于减少冠心病发病率是非常有利的。这些预防措施除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等外,还需要定期体检,适时接受心血管医师提供的药物预防方案等。
冬春季冠心病需格外注意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气温变化迅速,易患呼吸道疾病,这个季节往往是心脏病人发病的高危时节。尤其是临近春节,饮食不节制,不按时休息等因素,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所以,在这个季节,心脏病人应做好保暖、节制饮食、注意休息,冠心病人不宜在冬季天寒时进行晨练,而应在天气变暖后进行适量运动。若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微信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