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科学会防晒指南在健康门诊,跟父母们科普到关于夏天防晒的知识时,当提到“6个月以内的宝宝,尽量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6个月以上的儿童建议每次出门都需要涂抹防晒霜”,“避免上午10点-下午4点出门”时,家长会常常会疑惑的问“小孩晒太阳不是可以产生维生素D么,还需要涂防晒霜么?”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日光中的紫外线是造成皮肤损害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所谓防晒,主要就是针对紫外线的防护。
紫外线是日光中的一部分,球表面的日光主要由波长280 nm 以上的紫外区到 1mm 以内的红外区组成,其中紫外线(UV)约占 6%,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约占42%。少量的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对于健康有益,皮肤通过与紫外线B(UVB)相互作用将原维生素D3 (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骨化醇),有益于钙质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利用。但是过强的紫外线对于皮肤的造成的损害不能忽视。
事实上,研究表明1cm皮肤中等强度阳光照射10分钟,可产生1U的维生素D。儿童每周户外活动2小时,仅暴露面部与手部,即可维持婴儿血维生素D浓度在正常范围的低值,若15%的体表面积暴露于1个最小红斑量的日照可产生维生素D 1500~3750U。所以过度的晒太阳时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
对于UVA的防护,国际上一直没有统一标准,目前随着人们对防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抵御UVA 的成分被加入到防晒用品当中 。PA作为另外一个常用的指数用来表示防晒用品用UVA的防御能力。
PA 是1996年由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的“UVA 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防御效果被分为三级 :
早期一般的防晒用品都只标有 SPF 值,亚洲的一些防晒品可能会额外标出PA值,而美国防晒标明的一般都是全波段,多只标SPF值,欧洲是部分国家用PPD或者UVA外面画个圈,或用UVA+★表示。
另外,有些标注为防晒服的衣物,会标出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UPF),UPF指的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例如UPF值为50的织物防护时,人体受到紫外线辐射的量是没有防护时的1/50。各国的织物紫外线防护评估标准存在差异。对于具有防紫外线性能纺织品的规定,美国和澳洲标准为UPF值﹥﹦15,欧洲标准UPF值>40,UVA透过率<5%,中国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中规定:只有当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且日光紫外线UVA的透过率<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大多数国家建议人们在紫外线指数大于或等于3级时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涂抹防晒霜和戴帽子),以北京为例,除了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紫外线指数小于3级,其他月份均大于或等于3。而一天中,在夏天从上午 9:00到 下午15:00之间是紫外线指数最强的时候,基本都在3级以上。
总的来说, 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紫外线强度达到峰值的时候出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并遵守下面一些原则:
美国环境工作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EWG)是一个非营利的民间环保组织,每年会对美国市面上的护肤品、化妆品进行评估,依据产品的成分来进行独立、客观、公正、权威的安全评分,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网址见参考文献)。另外避免喷雾型的防晒霜(有气道吸入风险),避免同时具有驱蚊作用的防晒霜(因为防晒霜需要反复的补涂,可能会造成驱蚊药的过度接触)。
微信扫码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