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溺水事故多,学会急救很重要



急救中心 > 科普   阅读:731 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万人死于溺水,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溺水而失去生命。每年夏天是发生溺水最严重的季节,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溺水事故是头号杀手。根据临床研究,如果淹没时间少于10min,那么淹溺者预后良好的可能性非常高,而如果淹没时间超过25min,则预后极差。

溺水,又称淹溺,溺水时口、鼻、咽喉部等气道入口处形成一道液/气界面,从而阻止人的呼吸,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缺氧是淹溺现场急救的关键。而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快速有效的抢救是可以改变结局的。

第一目击者如何进行现场救援?

当有人发生溺水以后,作为第一目击者应立刻启动现场救援,即首先应该向周围人群进行呼救,请求他们的援助,有条件应尽快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110、119消防人员,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可向溺水患者投递漂浮物如竹竿、木板、绳索等。

实际上,出现溺水的现场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多人进行配合,从而尽快地完成呼救至迎接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实施抢救。这是因为:第一,由于通话后需要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当你所处的环境并非你熟悉的环境时,很有可能说不清地址,导致救援时间延误;其次,如果环境是熟悉,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仍需要有人去迎接,使其尽快抵达现场,但如果现场人数仅仅只有1人时,迎接任务就有可能无法完成,甚至还会导致溺水人员的失踪,增加施救的难度。所以在打电话呼救之前,一定首先寻求、呼叫附近人员的帮助,这样才能有效开展施救和配合专业急救人员的工作。当然在无法进行通话救援时,附近人群提供的援助更为重要。

叫来了足够多的人,可否手拉手下水救援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的腕力毕竟有限,水流产生的力量以及人体自身的重量,很容易导致脱手,一旦出现了脱手,意味着溺水人数增多,会增加救援的难度和负担。

岸边的现场救援如何操作?

清理口腔异物,打开气道进行人工通气是溺水现场急救的关键,所以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都应该优先采取打开气道进行人工通气的抢救,随后在能够保持按压质量的前提下尽快转送至医院进行抢救。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这一顺序。

1、开放气道

上岸后应该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异物,如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将患者平躺,如患者存在有效的自主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躺,口唇朝下,以免发生窒息。由于溺水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大多数溺水患者吸入的水分并不多,而且很快会进入到血液循环,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的水分。如气道内有水,可通过打开气道、人工通气等方法将氧气以正压的形式打开肺内的组织,即可有效改善通气,甚至可以将肺内液体引导出来;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手法(Heimlichmaneuver)。如吸入大量水造成了胃扩张,在气道未及时开放就进行“控水”,反而会把胃内水液倒灌到气道,不利于溺水患者的施救。

2、人工通气

用5~10秒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没有呼吸或仅有张口而胸腹部没有起伏的则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秒,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临床循证研究证明,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合。在人工通气时,患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物质,此时无需浪费时间去擦抹,应抓紧时间进行复苏。

3、胸外按压

在水中胸外按压或者在没有进行气道开放的胸外按压是不建议实施的,一来溺水患者最为重要的是气道开放,而在开放气道条件下,也无法在水中保证按压的质量,二来实施胸外按压需要大量体力,会增加救援人员体力的消耗,产生安全风险,所以胸外按压是在转移至岸上开放气道之后再予以进行,最好是体力充沛的人员进行胸外按压,这样有助于提高按压的质量。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转至一侧,尽快清除呕吐物防止窒息。怀疑脊椎损伤者应整体翻转。在送达医院的途中,可通过胸外按压的器械协助完成操作。

4、早期除颤

在心肺复苏(CPR)开始后尽快使用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将患者胸壁擦干,连上AED电极片,打开AED,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如果患者在水中,使用AED时应将患者脱离水源。但当患者躺在雪中或冰上时仍可以常规使用AED。

预防措施有哪些?

1、应根据水源地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溺水预防措施,包括安置醒目的安全标识或警告牌,这些安全标示和警告牌上可适当提供位置信息,救生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应对所有人群进行溺水预防的宣传教育。

2、参与水域游玩的旅客或者参与游泳的人员,事前做好功课了解所在地域的位置信息,不要去人烟稀少的地域,要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避免下水,避免进行水上活动;儿童、老人、有伤残的人员应该避免单独接近水源;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抽筋和心脏病发作的机会;不建议公众使用过度换气的方法进行水下闭气前的准备。


关注订阅号 了解更多咨询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搜索医生
+
寻找适合您的医生,评估您的医疗需求。
预约挂号
+

微信扫码预约

您可致电24小时服务中心(96120)预约医生。
联系我们
-
24小时服务电话
96120
投诉信箱
csc@int.gwmc.cn
肛肠外科 Anorectal Surgery
血管外科 Vascular Surgery
泌尿外科 Urology Surgery
淋巴瘤/血液病 Lymphoma / Hematological Disease
胸部肿瘤外科 Thoracic Tumor Surgery
胸部肿瘤放化疗Ⅰ Chest Tumor Chemotherapy
胸部肿瘤放化疗Ⅱ Chest Tumor Chemotherapy
介入治疗科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enter
肝胆胰/腹膜后肿瘤外科/甲状腺外科 Hepatobiliary Pancreatic/Retroperitoneal Tumor Surgery/Thyroid Surgery
消化道肿瘤放疗病区 Digestive tract tumor radiotherapy ward
消化道肿瘤内科病区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胃肠肿瘤外科 Gastrointestinal Tumor Surgery
结直肠肿瘤外科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手术中心 Operation Center
康复中心 Rehabilitation Center
电诊科 Electrodiagnosis Department
医学影像中心 Medical Imaging Center
核医学科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放射治疗中心 Radiotherapy Center
急救中心 First Aid Center
乳腺肿瘤诊疗中心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center
乳腺肿瘤放疗 Breast Tumor Radiotherapy
乳腺肿瘤化疗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眼/耳鼻咽喉外科 Eye/Ear Nose and Throat Surgery
妇科肿瘤放/化疗 Radiotherapy/Chemotherapy for Gynecological Tumors
妇科 Gynaecology
儿科 Pediatrics
产科 Obstetrics Department
日本精益体检 Physical Examination Japan
临床检验中心 Clinical Testing Center
头颈/食管肿瘤放化疗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esophageal tumors
心血管内科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神经内科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神经外科 Neurosurgery
骨科 Orthopaedics
呼吸内科 Respiratory Medicine
肾病/中毒内科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Nephrosis
内分泌代谢病科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消化内科 GI Medicine
病理科 Pathology Department
健康体检中心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
CCU CCU
ICU ICU
内镜中心 Endoscopy Center
口腔科 Dental Department
皮肤科 Dermatology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1049号  吉ICP备2021003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