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泻一天跑了五六次厕所,有可能是肠癌征兆吗?
- 消化道肿瘤放疗病区 > 科普 阅读:642 次
进入夏季,又到了可以放开肚子吃小龙虾和西瓜的季节。但是天气湿热,细菌繁殖快,这些食物如果加工或储存不当,很容易导致腹泻的发生。正是由于夏季腹泻的高发,很多人往往把腹泻看作是吃坏肚子的小问题,忽视了腹泻背后可能隐藏的其他肠道疾病。 如果是偶然一次的腹泻,即使是一天跑五六次厕所,也没必要过于紧张;但是如果是长期腹泻,特别伴随着便血和腹痛,大家一定要对这些大便性状和习惯的改变提高警惕,背后的元凶或许就是肠癌。
肠镜是肠癌筛查金标准,50岁后最好定期做在中国,肠癌已经是仅次于肺癌、第二高发的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癌症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肠癌新发患者数约为55.5万,死亡病例约为28.6万,位于消化道肿瘤发病第一。作为数一数二的常见恶性肿瘤,肠癌的发病和死亡仍在不断上升,也更凸显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肠镜检查,则是公认的肠癌筛查金标准,是直接发现肠癌最有效的手段。对于50~75岁人群,推荐每5~10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肠镜检查,有助于提高筛查效率。当然,如果肠镜检查中发现了肠息肉或微小癌前病变等小问题,即使已经完全切除,也有隔段时间复发的可能,所以这部分人群建议每年定期做肠镜检查。这类人群的肠镜检查建议提前至20岁另外,当身体出现以下信号时,也需要警惕肠癌,尽早去做肠镜检查。第一,大便习惯改变,从规律排便变为一天多次或多天一次。第二,大便性状改变,比如便血或者大便从粗变细等变化。第三,出现腹部疼痛,或者慢性失血带来的消瘦、低烧和乏力等症状。除了出现肠癌早期信号的情况,还有一部分人需要警惕,就是具有肠癌家族史的人。大部分肠癌都是散发的,其中约5%-6%的肠癌患者明确和家族遗传有关,通常发病年龄也更为年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林奇综合征。
据统计,在整体肠癌中具有MSI-H/dMMR的患者约占到15%,晚期患者比例约5%。实际上,MSI-H/dMMR一般作为肠癌患者的必做检查,过往常常用于筛查林奇综合征或者作为选择化疗方案的依据。遗憾的是,晚期MSI-H/dMMR肠癌患者往往预后更差,并且易对常规的化疗方案耐药。但是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兴起,为这类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具有MSI-H/dMMR肠癌被证实对免疫治疗更为敏感。在一项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KEYNOTE-177中,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晚期肠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对比标准的化疗方案,将无进展生存期从8.2个月提升到了16.5个月,降低了40%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更令人振奋的是,帕博利珠单抗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有望超过4年,3年生存率高达61%,意味着六成多患者活过了3年。而过往使用化疗方案的晚期肠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仅为2年左右。而且相比常规化疗方案2种或3种药物联用,帕博利珠单抗仅单药使用,在安全性方面也实现了显著提升,为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正是基于帕博利珠单抗优秀的临床研究数据。
现在,早期肠癌有望通过肠镜筛查达到早诊早治,晚期肠癌也有了免疫治疗这样治疗新选择,相信未来中国的肠癌诊疗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更多患者带来新希望。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int.gwmc.cn
企业邮箱:info@int.gwmc.cn
医院地址:长春市南关区芳草街与康宇路交会

吉ICP备2021003606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